全称:
华安证券合赢九个月持有期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管理费率 | 0.80%(每年) | 托管费率 | 0.20%(每年) |
销售服务费率 | ---(每年) | 最高认购费率 | ---(前端) |
最高申购费率 | 0.00%(前端) | 最高赎回费率 | 0.00%(前端) |
业绩比较基准:
0.00%(前端) , 跟踪标的:0.00%(前端)
投资目标:
在严格控制组合风险并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专业化研究分析,力争实现集合计划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投资范围:
本集合计划的投资范围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上市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内依法发行和上市交易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次级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政府支持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债券或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包括协议存款、定期存款及其他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以及经中国证监会允许集合计划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需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集合计划投资其他品种,集合计划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投资策略:
本集合计划将运用多种积极管理增值策略,重点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在严格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追求较高的稳健收益。其投资策略主要有持有到期策略、利率预期策略、收益率曲线策略、信用债券投资策略、类属替换策略、个券优选策略等。同时,集合计划管理人将坚持基本面分析,充分挖掘新型信用品种的投资机会。
主要投资策略有:
1、持有到期策略
在流动性许可的情况下,集合计划管理人对本计划部分固定收益类资产将采取持有到期策略,该部分债券的剩余期限与其买入时本计划的剩余期限相匹配,从而有效地降低再投资风险,做到收益性与流动性兼顾。
2、利率预期策略
集合计划管理人通过对影响债券投资的宏观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分析判断,形成对未来市场利率变动方向的预期,主动地调整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提高债券投资组合的收益水平。
首先,本集合计划主要依据如下因素预期利率变动趋势:
(1)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2)GDP增长率及其变化趋势;
(3)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债券供求分析等及其预期。
其次,集合计划管理人依据对利率的预期,决定债券投资组合的期限结构:
(1)如利率预期上升,降低债券组合久期,以规避债券价格下降的风险;
(2)如利率预期下降,提高债券组合久期,以较多地获得债券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
3、收益率曲线策略
集合计划管理人通过对债券市场微观因素的分析判断,形成对未来收益率曲线形状变化的预期,相应地选择子弹型、哑铃型或梯型的组合期限配置,获取收益率曲线形变带来的投资收益。主要考虑的债券市场微观因素包括:收益率曲线、历史期限结构、新债发行、回购及市场拆借利率等。
4、信用债券投资策略
通过自下而上的精选个券策略,选择信用风险可承担、期限与收益率相对合理的信用债持有到期,获取票息收益;结合对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的判断,根据预期利差变化趋势对信用债券进行买卖,获取利差收益。
在构建信用债投资组合时,本集合计划将采取行业配置与个券评级跟踪相结合的投资策略,投资于外部债项信用等级为AA及以上的债券(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及无债项信用等级的信用债,主体信用等级应为AA及以上)。
本集合计划不同信用等级债券投资比例限制如下:
(1)AAA信用债的投资比例占产品总资产的30%-100%;
(2)AA+信用债的投资比例占产品总资产的0-70%;
(3)AA信用债投资比例占产品总资产的0-20%。
上述信用债不包括可转换债券及可交换债券。
因资信评级机构调整评级等管理人之外的因素致使单只公募资管产品投资信用债比例不符合上述约定投资比例的,管理人应当在该信用债可交易之日起3个月内进行调整,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5、类属替换策略
集合计划管理人研究宏观、微观经济,观察公司债、金融债、企业债等信用债券品种与同期限国债之间收益率利差状况,对公司债、金融债、企业债等信用债券品种与同期限国债之间收益率利差的扩大或收窄趋势作出判断;在预期信用利差将收窄时,主动提高信用债券类属品种的投资比例,相应降低同期限国债的投资比例;在预期信用利差将扩大时,主动降低信用债券类属品种的投资比例,相应提高同期限国债的投资比例,从而获取不同债券类属之间利差变化所带来的投资收益。
6、个券优选策略
在以上债券资产久期、期限和类属配置的基础上,根据债券市场收益率数据,对单个债券进行估值分析,并结合债券的信用评级、流动性、息票率、税赋、提前偿还和赎回等因素,选择具有良好投资价值的债券品种进行投资。
7、可转债申购投资策略
选择公司基本素质优良、其对应的基础证券有着较高上涨潜力的可转换债券进行申购,并且原则上在其上市交易首日择机卖出。
8、公司债券投资策略
集合计划管理人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策略发掘、把握公司债券中蕴藏的投资机会。集合计划管理人运用于公司债券的自上而下的投资策略为前述适用于各种信用债券的类属替换策略,即分析、研究公司债券与同期限国债之间的信用利差状况,在预期信用利差收窄时加大公司债券的配置比例,在预期信用利差扩大时降低公司债券的配置比例;同时,集合计划管理人对发债公司基本面和公司债券的具体条款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信用评级建立公司债券备选池。在既定的组合目标久期和公司债券配置比例下,集合计划管理人自下而上地从公司债券备选池中精选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个券完成整体组合中公司债券部分的配置。这些策略和限制能够较好地控制公司债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9、可转债转股套利策略
可转债由于市场分割及正股的流动性等方面的原因,转股期内可能会在某一段时期内存在转债的交易价格小于其转换价值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买入转债,转成标的股票,再在市场卖出,即赚取了其中的价差。或者当市场行情不好时,正股、转债一起大幅下跌,此时买入转债,至少可以获得一定的到期收益,同时获得一份廉价的转股选择权。一旦市场好转,公司通过调低转股价等措施使得可转债价值不断提升,即可获得不菲的套利利润。
10、新股申购策略
根据新股发行时的市场状况、资金供求和历史数据,估算新股一级市场发行价格,对发行新股的公司进行调研,确定股票上市后合理的估值区间;深入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确定新股首日的合理估值区间。根据估算的新股一级市场发行价格、中签率、机会成本、申购与收益率及最大风险值,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行新股申购,选择恰当卖出时机,力争收益最大化。
投资理念: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