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
华安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
管理费率 | 0.60%(每年) | 托管费率 | 0.20%(每年) |
销售服务费率 | ---(每年) | 最高认购费率 | 1.00%(前端) |
最高申购费率 | 1.20%(前端) | 最高赎回费率 | 1.50%(前端) |
业绩比较基准:
中证800指数收益率*X+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1-X) , 跟踪标的:该基金无跟踪标的
投资目标:
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力争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为基金份额持有人创造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投资范围:
本基金的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经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或注册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包括QDII基金,以下简称“证券投资基金”)、香港互认基金、股票(包括中小板、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注册上市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公司债、次级债、可转换债券(含分离交易可转债)、可交换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等)、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须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
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投资策略:
本基金通过严谨的资产配置策略与证券投资基金精选策略,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基金资产持续稳定增值。
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为养老目标日期策略基金,基金资产根据华安养老目标日期基金设定的下滑曲线进行动态配置调整,即随着投资人生命周期的变化以及目标日期的临近(本基金为2040年),本基金投资风格相应由“进取”,进而转变为“稳健”,最后转变为“保守”,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最近连续四个季度披露的基金定期报告中显示股票投资比例高于基金资产的60%或在基金合同中明确约定基金资产60%以上投资于股票的混合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本基金下滑曲线的设计理念是基于投资人随着年龄增长和退休日期的临近,风险承受能力趋于减弱,对于收益稳健性的偏好趋于提升。我们认为投资人投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在初始阶段追求获利水平和资产增值,因此保持较高的权益类资产目标权重配置中枢;中期阶段追求稳健配置基础上的收益增厚,对于资产保值需求逐步提高,相应权益类资产目标权重配置中枢逐步下降;最后阶段追求已有资产的保值,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将占主导地位,投资组合整体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以实现养老金投资积累的到期目标。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本基金具体各类资产配置比例由基金管理人根据中国宏观经济情况和证券市场阶段性变化,在限定范围内做适度主动调整,以求基金资产在各类资产的投资中达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本基金对于下滑曲线资产配置中枢的偏离范围,原则上向上不得超过10%,向下不得超过15%。本基金将在下滑曲线基础上,严格控制基金组合回撤,精选符合本基金投资目标的标的基金,来构建投资组合。
本基金各时间段的资产配置目标权重及其调整范围如下表所示:
时间段 权益类资产目标权重 固定收益类资产目标权重 权益类资产调整范围 固定收益类资产调整范围
基金合同生效日-2033/12/31 50% 50% 35%-60% 40%-65%
2034/1/1-2034/12/31 45% 55% 30%- 55% 45%-70%
2035/1/1-2035/12/31 40% 60% 25%-50% 50%-75%
2036/1/1-2036/12/31 35% 65% 20%-45% 55%-80%
2037/1/1-2037/12/31 30% 70% 15%-40% 60%-85%
2038/1/1-2038/12/31 25% 75% 10%-35% 65%-90%
2039/1/1-2039/12/31 20% 80% 5%-30% 70%-95%
2040/1/1-2040/12/31 15% 85% 0%-25% 75%-100%。
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可适度投资股票,以更好实现本基金的投资目标。在行业配置层面,本基金将运用“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方法,采用价值理念与成长理念相结合的方法来对行业进行筛选。在个股选择层面,本基金将主要采用“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方法,在拟配置的行业内部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筛选个股。定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价值指标、成长指标、盈利指标等公开数据的细致分析,初步筛选出财务健康、成长性良好的优质股票。定性的方法主要是指对拟投资公司的投资价值、核心竞争力、主营业务成长性、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管理能力、商业模式等进行定性分析以确定最终的投资目标。
风险管理策略
本基金的风险体现为无法满足投资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长期收益不足风险及短期波动性风险。本基金的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资产配置层面的风险管理方面,本基金的资产配置将根据中国宏观经济情况和证券市场阶段性变化,以各阶段下滑曲线目标配置中枢为基础、在限定范围内做适度主动调整;此外,为进一步降低大类资产配置集中度风险,对权益类、商品类及固定收益类等子类资产均设置了投资比例范围等相关指标,力求基金在大类资产配置层面严格控制风险,最终实现投资人养老的长期收益目标。
在子基金投资的风险管理层面,主要体现为基金池的管理和基金池的投资授权管理,包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筛选标准建立基金库,对基金池采用基金经理、部门总监、分管领导三级投资授权管理。
在基金的组合风险监控方面,主要体现为定期测算基金组合的年化波动率、组合在险价值、所投资子基金的业绩表现跟踪、定期评估子基金筛选指标等。
证券投资基金精选策略
本基金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通过构建“初选基金库—备选基金库—核心基金库”三级筛选模型来逐级优选证券投资基金,发掘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基金进行投资布局;同时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于整个投资过程中,对投资标的进行持续严格的跟踪和评估。
(1)初选基金库的构建
本基金对初选基金库的构建,是在本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内,过滤掉明显不具备投资性的证券投资基金。剔除的基金包括本基金合同明确禁止或不属于本基金主要投资方向的证券投资基金。
(2)备选基金库的构建
本基金通过定量筛选技术以及定性的分析研究,挑选出长期收益率稳定、风险管理能力突出、资产规模适中的基金。定量筛选主要考察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历史收益持续性指标;
b.外部评级机构综合评价指标;
c.风险管理能力指标;
d.证券选择能力指标;
e.时机选择能力指标;
f.基金有效规模等。
定性的分析因素包括基金公司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稳定性以及基金经理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投资理念、职业道德、违规记录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之后,形成基金的备选库。
(3)核心基金库构建
在备选库的基础上,利用基金管理人的资本市场研究和基金研究能力,对备选库内基金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分析,对基金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特征做出刻画,以备挑选出合适的基金纳入投资组合。主要考察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基金资产配置特征;
b.基金持仓结构特征;
c.基金投资风格特征;
d.不同市场环境中基金绩效能力;
e.相关性指标等。
通过逐级筛选,基金管理人形成核心备选库,并不断进行及时的跟踪、分析与评估。基金管理人将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地调研,对核心库基金的基金经理及公司管理团队进行尽职调查与评估,以获取库内基金及基金管理人的最新信息。
(4)基金组合的构建与调整
在充分考虑基金之间的相关性和各项投资运作费用的基础上,基金管理人利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充分分散投资风险,精选适量的证券投资基金构建基金组合。
基金管理人对组合持有的基金进行持续、密切地跟踪,结合实地调研和基金的表现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基金组合的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
流动性管理策略
根据对市场资金面的预期以及基金申购赎回的情况、季节性资金流动情况和日历效应等因素,基金管理人动态调整并有效分配本基金的现金流,在充分保证本基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力争获取较高收益。
此外,本基金将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归因分析,并持续进行日常风险量化和跟踪,内容包括计算分析各项风险指标、敏感性分析与压力测试等,若发现异常将及时提示。
投资理念:
暂无数据